林芝市应急管理局

政府信息公开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9-17   浏览次数:   【字体: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一、林芝市应急管理局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设办公室(政工人事科、规划财务科),应急指挥中心(科技和信息化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风险监测和地质灾害救援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防汛抗旱和火灾防治管理科;安全生产基础科,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政策法规科(教育训练科、新闻宣传科)7个内设行政机构;设有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1个内设参公机构;设有机关后勤服务中心1个内设机构(事业)和航空应急救援中心1个内设机构(事业),与上年设置一致。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关于地方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西藏自治区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和《林芝市机构改革方案》精神,设立林芝市应急管理局,为林芝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县级建制。其主要职责有: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县(区)、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拟订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政策,组织编制市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组织制定有关规程和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执行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市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牵头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和布局,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承担市应对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建立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市委、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重大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管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县(区)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消防工作,指导县(区)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开展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依法行使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各县(区)、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工作;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组织指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参与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的市外救援工作;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协调市地震局开展工作;完成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负责研究自然灾害的特点规律,拟订航空救援应急救援实施方案等;负责编制航空应急救援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开展航空侦察勘测,组织灾区航空拍摄、监测;进行空中指挥调度,为地面救援提供帮助;负责航空消防灭火,向交通不便灾区投送救援力量、装备器材和救灾物资转移;负责协助疏散遇险人员,开展空中搜寻、定位、营救等;负责航空救援应急值班、值守指挥调度;承担市应急管理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机关为行政单位,经费来源为全额拨款。行政编制为16名,参公编制为4名,事业编制为4名。现有人员53人,其中:在职39人、退休10人、公益性岗位人员3人、志愿者1人。主要是调入在职人员4、军转安置1人、新录入1人。

(二)资金主要内容情况

     2023年,林芝市应急管理局资金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包括党建工作经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经费、安委会工作经费、聘请法律顾问费用、危化品隐患专项排查经费、应急指挥中心及各专项指挥部工作经费、重特大事故源头管控工作经费、航空应急救援地面保障经费、各类检查及应急救援经费、工矿商贸企业隐患排查检查经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经费、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修编费、宣传经费、短信平台光纤使用及举报奖励资金、应急救援补贴、应急值班(加班)补贴、防汛值班补助、聘请第三方及专家费用、应急演练经费、应急演练经费(自治区)、参与抗疫工作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干部职工体检费、未休假补助、林芝市应急指挥基地建设项目、林芝市应急救援装备基地建设项目、应急物资装备(上年结转)、应急物资储备(上年结转政府储备物资--应急救灾救援物资)、“十四五”重点项目前期费(上年结转)、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经费(年初预算结转)等。

(三)年度绩效目标

2023年,林芝市应急管理局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保障局机关人员工资、保险、公积金等按时足额发放及缴纳;保障局机关、安委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及各专项指挥部工作正常运转;二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思想;三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臧灾和非常态教史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臧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我市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发挥好航空应急救援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公众知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市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臧灾救灾能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及全市各单位应急处突能力;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行为,引导各相关行业、企业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项目决策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决策情况

结合单位实际,林芝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按照资金用途,对工资性支出实行按月支付,公用经费及项目资金严格按照相关财务规定,经费开支坚持“先审批、后开支,谁开支、谁负责”的原则,由会计初审,办公室及经办科室负责人验收,最后由单位主管财务领导签字报销,其中3万元以上资金需党组会研究决定后方可报销,不存在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资金使用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

2023年,林芝市应急管理局全年预算数为2820.2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全年预算数为1184.25万元,项目支出全年预算数为1636.04万元,已全部划拨我局,到位率100%。

2、资金使用情况

   2023年,林芝市应急管理局实际支出数为2820.29,完成全年预算数100%,其中:基本支出完成1184.25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41.99%,包括人员支出1114.86万元、公用经费支出69.39万元;项目支出完成1636.04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58.01%,包括党建工作经费12.98万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经费3万元、安委会工作经费5.72万元、聘请法律顾问费用5万元、危化品隐患专项排查经费9.85万元、应急指挥中心及各专项指挥部工作经费23.17万元、重特大事故源头管控工作经费9.98万元、航空应急救援地面保障经费140.63万元、各类检查及应急救援经费48.39万元、工矿商贸企业隐患排查检查经费9.88万元、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经费42.11万元、应急物资装备45.73万元、应急预案修编费45.8万元、宣传经费14.53万元、短信平台光纤使用及举报奖励资金15.42万元、应急救援补贴0.58万元、应急值班(加班)补贴12.61万元、防汛值班补助1.83万元、聘请第三方及专家费用21.92万元、应急演练经费19.8万元、应急演练经费(自治区)38.16万元、参与抗疫工作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7.77万元、干部职工体检费6.48万元、未休假补助16.68万元、林芝市应急指挥基地建设项目52.61万元、林芝市应急救援装备基地建设项目66.3万元、应急物资装备(上年结转)40.64万元、应急物资储备(上年结转政府储备物资--应急救灾救援物资)589.27万元、“十四五”重点项目前期费(上年结转)329.2万元。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2023年,林芝市应急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职责,按照坚持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设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截止到2023年末,我局工作实施情况如下:

1.坚持下好先手棋,早部署、先防范2023年,先后组织召开安全防范部署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部署会等14次,认真研判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印发《林芝市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方案》《林芝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年行动方案关于国庆节前后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督导检查和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50余份,督促各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统筹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铁路施工等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形势总体稳定。

2.坚持打好主动仗,强整治、除隐患。一是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检查企业(单位)11644家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1405余家次,排查重大隐患107个,已整改107个,警示约谈曝光189家次,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31家,及时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二是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敢于动真碰硬,果断采取挂牌督办措施,坚决做到“零容忍”,市安委办对85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了挂牌督办,落实整改责任,加强整改跟踪调度,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三是强化专家会诊抓安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专家对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领域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共检查企业112家,发现问题隐患810条,已整改完毕四是做好重点项目安全防范工作。先后2次召开川藏铁路、YX开发等重点项目安全防范会议,开展YX工程建设安全专项检查4次,发现问题隐患44条、已整改39条;组织开展边防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2个,发现问题隐患160条,正在整改中。

3.坚持压实监管责任,真督导、严执法一是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先后派出4批次12个综合督导组对全市各级各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共检查7县(区)和企业单位444家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948条,已整改完毕。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二是扎实开展举报调查处理和“双随机”执法工作。2023年以来,共收到安全生产群众举报13条,已核查完成13条;制定了《林芝市应急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立案查处企业22起、处罚39.3万元,责令暂时停产停业3家。三是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充分发挥市森防办督促、协调、指导作用,先后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督导检查7轮次,共发现问题隐患305条、均已完成整改

4.坚持防范化解风险,精准研判、科学应对是着力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在全区率先出台《林芝市党政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林芝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职责任务清单》《林芝市关于进一步明确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分工的通知》《林芝市安全生产监管分级分类实施办法》等4项制度机制,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修订完善了市森林草原防灭火部门协调联动、会商研判、预警响应、信息共享、火情报送、火灾扑救等6项机制,印发了《林芝市森林草原防灭火督查工作规范》《林芝市森防指挥部及办公室工作规则》,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森林防灭火责任,确保了我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稳定可控。二是着力强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在全区率先成立应急管理专家库;率先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2023年3月,我局77251部队、 市边境管理支队、安能集团12应急救援联动单位签订了联动协议并进行授牌三是着力打造全区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区。立足林芝市创建全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目标定位,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着力发展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探索“直升机+消防员+吊桶”救援模式,成立全区首支航空救援分队,组织开展吊桶洒水、机降、索(滑)降等科目训练;制定了灾情侦察程序、航空救援任务执行程序等6条程序制度,逐步实现航空应急救援规范化;成功处置了“1·17”雪崩灾害救援、“应急使命—2023”抗震救灾演练、米林县加拉村侦察堰塞湖灾情巡查并转运被困群众16人等工作任务,全方位打造全区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区。是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积极开展地震“三网一员”宏观观测速报员选聘,实现8度以上地震危险区域地震观测及速报员率达42.6%,墨脱县全覆盖,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年共选聘培训地震宏观前兆观测员及速报员223人,完成地震信息速报11期;深入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并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圆满完成“应急使命·西藏2023”抗震救灾实战演习各项工作。有力提升了我市地震灾害救援能力。  

5.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强化培训、狠抓宣传。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成功举办林芝市2023年烟花爆竹经营安全视频培训会、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班、行政执法业务专题  培训班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培训班,累计280余人次参加培训,提升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加强宣传力度,依托“5·12”防灾减灾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载体,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五进”以及事故警示教育活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燃气安全、建筑施工、森林防火、旅游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1530余场次,推送宣传短信350余万条,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知识。

四、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进一步促进单位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增强单位支出管理主体责任和效率意识,提升单位绩效管理水平和能力,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效益最大化。

2.绩效评价对象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评价对象为局机关所有科室。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林芝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各科室年初设定绩效目标,对各项目按照产出指标、项目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主要个性指标进行了自我综合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根据《林芝市财政局关于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单位主体责任局各科室对涉及项目实施情况全过程参与,对项目的合理性、可操作性、资金管理等进行评价,从资金进度情况,是否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内容从项目产出、效益等方面,分析整理自评项目的相关数据资料,对照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进行综合评价与打分,得出评价结论

(三)绩效评价结论

从整体来看,2023年,林芝市应急管理局经费基本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较好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但部分项目支出执行率较差,总体评价为“良”

    

    附件1: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2023年自评表

附件2: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复评)

附件3:林芝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表

    附件4: 林芝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附件5:林芝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评分表